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卷是流氓用语,卷成本等于偷工减料!贾可这句话炸懵了汽车圈

最近一段时间,汽车行业内卷这件事,成为了网络热门话题。

一方面,消费者似乎觉得内卷是一件好事,翻翻各大平台,大部分网友都支持内卷,因为车价的降低可是实打实的。

最近一段时间,汽车行业内卷这件事,成为了网络热门话题。

一方面,消费者似乎觉得内卷是一件好事,翻翻各大平台,大部分网友都支持内卷,因为车价的降低可是实打实的。

另一方面,行业内对于汽车行业的内卷似乎有着不同的看法,各大车企最近这一段时间展开了唇枪舌剑,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车企都是不认可内卷,认为内卷是对行业有害的。而如果他们的言论还比较保守的话,最近有一位专家的言论则显得言辞非常激烈了。

而他就是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、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、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,在这里简单介绍下他,他是江苏张家港人,新闻学博士,著有《中国汽车调查 》、《强者的法则 》等著作。

他在6月14号,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开幕的时候,就在名为《中国汽车往何处去》开幕词之中,指出中国汽车行业陷入六大内卷怪现象:

卷成本,偷工减料、造假售假;卷技术,哄骗伙伴,抄袭技术;卷资金,拖欠货款,代币伺候;卷用户,平息事端,连蒙带骗;卷关系,上下腾揶、左右逢源;卷舆论,混淆视听,水军盛行。

并且提出了,“卷”是流氓用语,应该火烧内卷、反内卷。一下子,贾可成为了最近车圈热门讨论的人物,甚至有媒体将其称之为,汽车行业的“吹哨人”。也就是为了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的弊端,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。

而在近日,针对网络上的舆论,贾可再次回应,“那些骂我的人一定要研究一下,你们拿到的车、车的企业,是不是把最好的产品卖到国外去,把最差的产品留给你们”。

另外,贾可还发出了警告,中国汽车行业确实到了最好的时候,也是最危险的时候,必须要好好反思,否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这十多年打下的江山很容易毁于一旦。

在此之前,我们先不要去讨论,贾可的言论是否正确,他是否真的扮演了汽车行业吹哨人的角色,我们先要弄清楚一点,为什么这两年,尤其是今年,有这么多关于汽车行业要不要内卷的讨论,而在往年,我们讨论更多的是,国产车什么时候能够赶超合资车。

答案是,国产车真的变强了,但是也的确更卷了,而比亚迪,绝对是那个卷王之王。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5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598.7万辆,同比增长25.2%,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1.3%,而放在4年前,国产车的占有率是多少?答案是只有38.4%,短短3年多的时间,国产车的占有率提高了接近13%,而拿走的都是合资车的市场份额。

而前五个月的销量之中,比亚迪的累计销售量1271325辆,在国产车之中占比达到了21%以上,而这个占比还在扩大,最近两周,比亚迪的订单都超过了10万辆。

而比亚迪,也是那个率先发起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车企,从9.98万元的秦PLUS DM-i,再到7.98万元的秦PLUS DM-i荣耀版,再到9.98万元的秦L,比亚迪一次次刷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底线,导致其他车企只有两个选择,跟,意味着微利甚至亏损,不跟,自家车型的销量被比亚迪打趴下。

因此,其实最近各大车企关于内卷的言论,包括贾可的言论,究竟指的是哪家车企,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
但是为什么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国产车企内卷?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,内卷带来的汽车降价是实打实的,之前的合资中级车,丰田大众日产本田,都是接近18万起售,现在都快跌破14万了,换句话说,内卷的好处,消费者是实打实的看到了。

而内卷的负面效应呢?专家口中的偷工减料,内外有别,对于行业的负面影响,暂时消费者还没有看到,我想这才是问题所在。也许专家、行业内部人士能看到我们普通消费者看不到的,但是问题是,光靠嘴说是没用的,看到哪里偷工减料了,哪里区别对待了,就拿出鉴定报告,拿出专业的依据来,总比在这里呼吁大家,减配有害行业发展要有用些。

前些年,汽车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,国内消费者都在羡慕美国的车价,那时候的汽车产品,是不是偷工减料、区别对待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呢?反而我们看到了,一款款在安全测试之中突破下限的车型,我想有些问题,可能并不是内卷带来的。这个锅,内卷不应该背。


另一方面,行业内对于汽车行业的内卷似乎有着不同的看法,各大车企最近这一段时间展开了唇枪舌剑,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车企都是不认可内卷,认为内卷是对行业有害的。而如果他们的言论还比较保守的话,最近有一位专家的言论则显得言辞非常激烈了。

而他就是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、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、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,在这里简单介绍下他,他是江苏张家港人,新闻学博士,著有《中国汽车调查 》、《强者的法则 》等著作。

他在6月14号,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开幕的时候,就在名为《中国汽车往何处去》开幕词之中,指出中国汽车行业陷入六大内卷怪现象:

卷成本,偷工减料、造假售假;卷技术,哄骗伙伴,抄袭技术;卷资金,拖欠货款,代币伺候;卷用户,平息事端,连蒙带骗;卷关系,上下腾揶、左右逢源;卷舆论,混淆视听,水军盛行。

并且提出了,“卷”是流氓用语,应该火烧内卷、反内卷。一下子,贾可成为了最近车圈热门讨论的人物,甚至有媒体将其称之为,汽车行业的“吹哨人”。也就是为了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的弊端,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。

而在近日,针对网络上的舆论,贾可再次回应,“那些骂我的人一定要研究一下,你们拿到的车、车的企业,是不是把最好的产品卖到国外去,把最差的产品留给你们”。

另外,贾可还发出了警告,中国汽车行业确实到了最好的时候,也是最危险的时候,必须要好好反思,否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这十多年打下的江山很容易毁于一旦。

在此之前,我们先不要去讨论,贾可的言论是否正确,他是否真的扮演了汽车行业吹哨人的角色,我们先要弄清楚一点,为什么这两年,尤其是今年,有这么多关于汽车行业要不要内卷的讨论,而在往年,我们讨论更多的是,国产车什么时候能够赶超合资车。

答案是,国产车真的变强了,但是也的确更卷了,而比亚迪,绝对是那个卷王之王。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5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598.7万辆,同比增长25.2%,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1.3%,而放在4年前,国产车的占有率是多少?答案是只有38.4%,短短3年多的时间,国产车的占有率提高了接近13%,而拿走的都是合资车的市场份额。

而前五个月的销量之中,比亚迪的累计销售量1271325辆,在国产车之中占比达到了21%以上,而这个占比还在扩大,最近两周,比亚迪的订单都超过了10万辆。

而比亚迪,也是那个率先发起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车企,从9.98万元的秦PLUS DM-i,再到7.98万元的秦PLUS DM-i荣耀版,再到9.98万元的秦L,比亚迪一次次刷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底线,导致其他车企只有两个选择,跟,意味着微利甚至亏损,不跟,自家车型的销量被比亚迪打趴下。

因此,其实最近各大车企关于内卷的言论,包括贾可的言论,究竟指的是哪家车企,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
但是为什么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国产车企内卷?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,内卷带来的汽车降价是实打实的,之前的合资中级车,丰田大众日产本田,都是接近18万起售,现在都快跌破14万了,换句话说,内卷的好处,消费者是实打实的看到了。

而内卷的负面效应呢?专家口中的偷工减料,内外有别,对于行业的负面影响,暂时消费者还没有看到,我想这才是问题所在。也许专家、行业内部人士能看到我们普通消费者看不到的,但是问题是,光靠嘴说是没用的,看到哪里偷工减料了,哪里区别对待了,就拿出鉴定报告,拿出专业的依据来,总比在这里呼吁大家,减配有害行业发展要有用些。

前些年,汽车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,国内消费者都在羡慕美国的车价,那时候的汽车产品,是不是偷工减料、区别对待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呢?反而我们看到了,一款款在安全测试之中突破下限的车型,我想有些问题,可能并不是内卷带来的。这个锅,内卷不应该背。


标签: 车圈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